除了坚持以外,自媒体写作还需要刻意练习

2023年10月17日01:17:27 发表评论 27
摘要

感觉停更了一段时间了,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,就是,我离职了。这件事可以以后再说,今天我想聊聊我对公众号、自媒体写作的一些想法,结合我最近的学习成果和实践情况。

广告也精彩
感觉停更了一段时间了,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,就是,我离职了。
这件事可以以后再说,今天我想聊聊我对公众号、自媒体写作的一些想法,结合我最近的学习成果和实践情况。
公众号这个事我也做了一两年时间,也在断断续续更新,但是最近我突然有一些手足无措,我不知道更新什么了,看着一直没更新,我也有点焦虑,但是我又在想我应该更新什么呢?(其实最近我都在别的平台摸索)
在解决了一些旧的问题后,新的问题也会慢慢出现。当问题无法解决时,我总会想要停一停,不是有句话说,停下是为了更好的出发,尤其是到了十字路口,不管是决定往左还是往右,或者回头,这都是需要谨慎的思考。
我这次面临的新的问题是:定位。该怎么定位自己这件事,是我最近考虑的问题:要发展、要曝光,自媒体写作不单单是坚持而已,还需要更多的思考。
除了坚持以外,自媒体写作还需要刻意练习
就公众号而言,我首先问自己的是,当时更这个公众号的初衷是什么?
其实当时写公众号就是为了倒逼自己的写作。每当我遇到写作瓶颈时,我总是对自己说:写得太少了,这不行,仅仅靠工作上的学习还远远不够,太慢了,我需要把一件事拆出n件事,需要把一个知识点,拆解出n个知识点来学习、写作,于是就开了这个公众号。
在初期的时候,我会努力去思考、去总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、萌生的想法,并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记下来,巩固到自己的脑子里。
写作是最好的思考方式。
从一开始的实习日志,到办案手记,案例研读,技能分享,到后面的案件复盘,每日说法,我都在努力让自己以“完美”的姿态呈现出来,也收获了一波粉丝。(在此感谢粉丝大大们的关注和阅读)
但是随着写作的深入我就发现了几个问题,我开始看自己阅读量了,看自己的写作题材,语言表达和文章篇幅,有时候自己都感觉干巴巴的,法条案例堆砌,而且文章真的太长了,真的要这么长吗?别说别人了,就是自己有时候都看不下去。
于是我想着如果能够写得更有趣一点就好了,更精炼、简洁一点就好了,比如我可以把案例进行改写,写成一个生动小故事,或者写一些普适的、对读者有用的文字,或者说:
我开始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写作这件事了。
我想让文字变得更加容易读一点,增加可读性、趣味性,我以前的写作其实完全没有任何想法,全靠自嗨型写作,自己写爽了就行,有些文字自己都不会再看第二遍。
但这样似乎背离了文字的初衷,写东西出来不就是让读者看得更舒适一点、信息传递更加顺畅一点。其实文字的价值就是:
与你有关,对你有用,易读、易理解。
不然谁会看这些文字呢,其实从自己的阅读量就可以看出来这件事。我的粉丝应该大部分都是法律同行,在前期我会分享很多自己在办案、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,对同在实习阶段或者授薪阶段的律师们,可能还是一点参考性,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。
但是有些自己急匆匆写的东西,就有点看不下去了,写作还是要认真一点。
既然开始写,那我是不是可以写得更好,或者真正把这件事当作事来做,让更多人读到我的内容。
也就是说,除了坚持之外,我还可以更多对内容进行刻意练习,而不是自嗨、随性的写作。
01 我开始学习

第一,我开始听、看很多关于自媒体、写作、短视频的课程、书籍,也记了很多笔记,在接收新东西的同时,我也发现了自己以前写作的很多毛病。
比如,我就是老师所说的典型的自嗨型写作,干巴巴的法条和案例,长到不能再长的句子、段落、主打一个随性,但是最终给读者的体验是:难读。
好的文字如透明玻璃般清澈、而不是如毛玻璃般遮目。
《写作是一门手艺》刘军强

发现毛病就要改正,有好的东西就要吸收,我大概总结了以下几点:

学习1:高速路旁的广告牌——标题
自己几乎从来没有在意过标题这件事,但其实标题如同高速路旁的广告牌,取标题是一件很艺术的事,在《写作是一门手艺》中,作者就提到标题的几个注意点:
好的标题易于理解,能够一语道破最好;短标题比长标题好;直接比间接好;具体比抽象好;提问比回答好;悬疑争议比平铺直叙好;借用通俗文化元素;适度使用文学化表达。
我就从来没有考虑过,直接写。但我现在想说,不要做标题党,但也不要忽视标题的重要性。
学习2:文章的引擎——问题
把领域当话题、把话题当问题就是我的毛病,这样的结果就是问题意识太薄弱了,其实根本不算问题。写东西不反馈、不复盘,写完就算,没有进行反馈,就一直没有提升、进步。
如何找到问题:三步提问法:我要研究;聚焦于哪个问题;回答上述疑问。运用“有的”“有的”句式找问题、写综述。
粗暴地说,问题首先是问句,问题是文章的引擎。
学习3:源源不断地写作灵感——选题
问题找到了,但素材又不知道哪里找了,东一榔头西一棒槌,总归不能持续输出,我把这当作一个引子,但我需要找到引子。在自媒体时代,质很重要,但如果能够持续走量,也是可以的。
这个我学到一点就是,框架式写作。根据我的学习笔记,框架写作就是先找一个写作领域,然后依据某个逻辑、路线来不断地挖掘自己的选题。
比如关于诉讼程序的普法文章,完全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框架结构来写,或者按照诉讼流程来写;婚姻领域可以按照身份关系、财产关系,再细分就是房产、股权、知识产权等,房产可以细分为小产权房、经济适用房、拆迁房等。
比如于琦律师说,写婚姻文章,就想它200个问题,以一定的选题思路、框架挨个写,这样素材文章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了。灵感是转瞬即逝的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。
找热点。这里我也想说就是热点,从哪里找热点?百度、微博、头条有专门的热搜、新榜也有排行榜、知乎有热点话题、平台有推荐领域,这些都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去了解热点,挖掘选题。
写作记得带话题,选择垂直领域,坚持更新同一领域话题,当然是法律。
学习4:文章的引子——热点素材
不仅可以从文章、书籍、热门影视剧、案例中找热点素材,热搜、热点、用户痛点、工作生活方方面面,可以说处处都可以找到一篇文章的引子,关键是自己有没有用心在观察。
甚至可以从别人找到的点来作为一个自己切入点,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,你可以怎么写?写得烂无所谓,但是一定要写,一定要观察。
对,就是观察。互联网瞬息万变,自己要对话题、素材有敏感性,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生活,观察人心的人,分析别人成功热门的经验,学习、吸收。我听的一个课程中,某老师说了一句这样的话:
所有爆款的文章,他们内容的共同点就是直指人心。
抱歉,这句话有点传销的味道,但是不得不说,有时候营销、心理、运营这些,真的是一门学问,强行蹭热点、找噱头肯定是不太妥当,毕竟法律文章应该还是要有一些严肃感的,但是我们可以把觉得别人好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。
学习5:遵循“读者方便原则”来写作。
没有总结段落、字与词的生拉硬扯,句子长句为多,段落层次不明,总的来说就是:文字不清晰,读起来很吃力。
一篇文章下来,字数倒是看起来够了,但有时候问题还是没讲明白,其实也根本不用这么多字,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?有一个作者说道:
因为,长文章比短文章容易写;读起来容易的文字,写起来反而难。
《写作是一门手艺》刘军强

这一方面是自己的写作能力受限,表达拖沓,讲话太啰嗦。另一方面就是,没有这个写作意识,没有刻意去组织语言。

其实我也想到了这一点,不同的文章受众都是不同的,比如面向专业同行,那么文字就是要严谨、专业性强;面向普通读者,则要写得通俗易懂,便于阅读,文字是帮助他人获取信息的工具,而这个工具应当是干净利落的,不应当成为障碍。
自媒体的文章与传统的实务文章不同,这一点需要自己慢慢摸索出一个度。
但是不管怎么组织文章,一定要清楚、明白,不要晦涩,多点短句,少点长难句,或者短句与长句结合,但短句偏多。读者不会逐句逐段阅读,帮读者就是帮自己。
文章的选题、分类、受众都需要考虑周全,文章要分层次,根据受众来。
比如当面向非法律专业的读者时,那我可以写一点热点案件、改写案例,以小故事形式普法,少一点专业名字和案例,标题也不要取得这么生硬,可以稍微取得那么有吸引力一些,也不是蹭热度,就是主打一个可读。
还可以写一些答疑解惑、提问式的分享,这类文章就可以直达用户,解决读者想要了解的法律痛点,归根结底还是对读者有用,才有人读。行文一定要简单、可读、短句居多,文章篇幅不宜过长,最好是结合故事+普法,这样会好一些。
比如当面对同行时,那可以写一些执业的技能,典型案例研读、裁判规则的归纳,或者如律师工作效率等实用性文章。但文字要更严谨一些,专业一些,同时,也要有可读性。比如设定总结句、段落首句,关键词等,在篇幅过长的文章里面,可以让读者迅速抓住行文脉络。
文章的深度、广度,行文逻辑、语言表达等,都是需要慢慢磨练的。这一点我们可以向优秀的人学习。从哪里找优秀的人?
这就是行动的第二点,向爆款文章学习。
在各个平台找到头部的账号,找到爆款文章,认真学习标题的选取、素材的提炼、文字的表达、行文的逻辑。
大IP账户、文章总有它爆款的原因,那如果想写好文章,优秀的爆款文章不就是学习的榜样吗?于是我就做了一个工作,在不同的平台搜索律师、搜索大粉丝量的账号,学习他们的选题、素材、表达。
找到榜样,直接开始写,模仿。
自己不会拆解,就直接把文章扔进GPT,让GPT帮我分析,分析完之后就是模仿,不是抄袭,是模仿写作手法,其实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用,试试看呗。
02 说到定位

定位,律师的执业领域需要有定位,自媒体写作也要有定位,确定自己的垂直领域,持续不断的更新。
我想自己的写作定位首先要考虑职业优势,法律。所以毋庸置疑,不管在哪个平台,我都应当以法律为业,在法律范围写各种各样的文章。这是一件相辅相成的事情。
其次,写什么?还是考虑到有用性。法律文章还是要写得通俗易懂其实也是有难度的,我反正写得不怎么样,但是我觉得前期总有写得烂的时候,写作水平也是慢慢提升的,有用性就是要体现文字可读、内容有用。
可以写案例、热点故事性文章;答疑解惑,提问式文章;生活实用性文章;案例研读、裁判规则归纳文章;法律问题研究、律师实务文章。都可以写,与法律有关的都写一下试试,不要把自己的路走窄了,当然还是要有一个科学的分类。
最后,怎么写?还是建议自己少点完美主义吧,写就是了,被说也没事。文无定法,键盘在手,天下我有。
主要是有时候写一些太营销号的文字让我感到些许羞耻,其实我可以稍微提升一点知识深度,但也不能太深,不同平台要考虑受众。
我的完美主义症状比较严重,玻璃心太猛了,这样真的不好。
我觉得真的是要让自己跳出舒适圈,才能真正意义上的“摆烂”,放下“知识分子”的身段吧。
公众号作为私域可以考虑作为个人品牌建立口碑,更新可以稍微随性几分;其他平台就应当考虑流量,坚持垂直更新,就是赚点生活费,练练笔;平台投稿,比较有深度的文章索性投稿到其他平台,赚稿费。
以上三个梯队,体体面面。
03 尝试刻意练习

我首先还是在头条、百度这类平台写,不然在公众号我估计掉粉严重哈哈。
我开始模仿流量文章写,也谨记一些写作技法,比如标题要取得好,文字要可读、短句有限,篇幅不宜过长,抓住读者关心的点,找热点话题,不同类型的文章都尝试写一写。
果然,几天前我有一篇文章破了9.5W阅读量,还赚了30多块钱的流量费,真是可以的。
我不知道自己做这些有什么用,但是,我还是那句话,闲着也是闲着,那就试试呗。反正写作这件事啊,真没什么成本。
最近,我也开始尝试使用GPT工具写文章。
GPT的调教我也看了一些教程,比如提示词、人设的设计,我就像个老板一样笔耕不辍地“调教”着这个机器人助理。
我用得不算太好,我一般使用的场景是:
让GPT帮我选几个能够爆款的标题,基于我发给他的文章内容;帮我找选题;帮我列提纲;或者我写一个文章框架,让它帮我扩写文章。
在写作技巧上帮我答疑解惑;帮我拆解爆款文章,学习文章写法,并给我提一些建议;帮我改写句子,如何写得通俗易懂、有趣。
此外,还有一个场景就是,帮我写故事,比如我读了一个案例之后,我对GPT说一个故事的梗概,让它帮我扩写,细致描写人物、背景、情节,创造冲突,给出建议。之后我把文字拿出来,结合案例,形成一篇以故事为引子的普法文章。
还在认真摸索中,有时候GPT很笨,可能是我笨,我不会用,但现阶段够用就行,以后还可以慢慢开发、摸索。
我也在摸索短视频的道路。
现在短视频比文字更加热,这是众所周知的,很多人都开始转战短视频、直播平台,我在某音和各类视频号上都能看到律师活跃的身影,但是我目前还不敢拍视频,但是我也在尝试努力写一些有趣的脚本生成视频。
这里我同样也用到了AI视频和AI改写,让机器人帮我润色文案、选取素材、剪辑文案、添加字幕。这给我省了很多时间。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好的工具能够帮我减少很多劳动,因为时间是最宝贵的,人不可能把时间花在多个事情上,这样可能所有事情都做不好,所以先开始做吧,先做好这一件事吧。
人要保持一个开放学习的状态,善于吸收好的东西,善于学习优秀的文字、视频作品,如此,自己才能不断进步、思考。
  • 获取解压密码
  • 微信扫下面二维码
  • weinxin
  • 添加下面微信
  • 领取35个自媒体课程
  • weinxin
广告也精彩
广告也精彩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